平水珠

2015-10-27 组团行

珠茶是我省独特的绿茶产品,也是我国的主要外销茶之一。平水珠茶的形成可追溯到宋代。当时宫迁监制的一种叫“龙凤团茶”的圆茶,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’小龙团茶“,这是珠茶的雏形。自明代以后制茶方法逐步由蒸青改为炒青,并以全叶制干,才形成目前的珠茶。《诸暨县志》记载:”有一种名圆珠,揉一叶如丸,仿古龙凤团之制法,售于外洋……进贡康熙“。可见在明末清初,珠茶已完全形成了。 
  珠茶最早是以绍兴县的平水镇为集散地,由私商设茶栈向绍兴、嵊县、诸暨等县的山区收购毛茶以过加工、包装,由水路运往宁波口岸,远销外洋,故命名为”平水珠茶一直沿用至今。 
  平水珠茶具有独特的外形、风味、和工艺特色。其外形浑圆紧结,色泽绿润,身骨重实,象一粒粒墨绿色的珠子,落盘有声,堪称绿茶一绝,被誉为“绿色的珍珠”。 其内在品质香郁味浓,经久耐泡,一般经泡三四次,香味浓郁不衰,茶汤清澈,芽叶完整色泽明亮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,多海外侨胞获得省优质产品和国家估质产品奖,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。1984年,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,天坛牌特级珠茶获金质奖。这是我国在这次会上获得的唯一的奖章,也是建国以来我省出口商品获得的第一枚国际奖。 
  平水珠茶需经过初制和精制二次加工,而关键性的工艺是初制。炒制的方法十分讲究,要经过杀青、揉捻、干燥3个过程。而干燥工序又可分“炒二青”、“炒三青”、“炒对锅”、“炒大锅”4个工艺工程。过去手炒一锅珠茶约需10余个小时,劳动强度很大,故有“斤茶斤汗淌脚跟,一季茶落瘦煞人”的说法。从60年代开始,我市创制了珠茶炒干革命机,实行珠茶初制全程机械化,从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,提高了炒茶工效,也提高了珠茶外形圆结度。 
  解放后,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。我市在珠茶的产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,使珠茶的产量、质量、外销等方面开创了有史以来的新局面,使平水珠茶在国际贸易中的声誉和地位不断提高。60年代天坛牌小包装珠茶问世,更是誉满全球。直到70年代后期,球茶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。1979年,平水珠茶出口量已突破1000万公斤。1987年总出口量超过1500万公斤,创汇4000多万美元。居全国外销绿茶之冠。畅销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阅读原文 阅读 1987 更多阅读
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811号 备案/许可证编号:浙ICP备13021557号 本站设计:耳東师兄
呼叫 关注微信 组团行官网 刷新